近期,新疆“海鲜”突然火爆,在很多城市新疆“海鲜”成为中秋国庆期间,人们餐桌上的热选。位于内陆腹地,远离大海的新疆,怎么会突然成为水产盛地,又是如何养出“海鲜”的,这些 “海鲜”究竟是什么样的?
我们首先来到在北京某海鲜批发市场寻找答案,这里标示的是来自新疆的三文鱼。
“发东北、黑龙江、哈尔滨、长春、沈阳。基本上都是当天。之前我们去展会参展,看见有新疆的三文鱼,就联系上了。一开始卖得没有现在好,刚开始大家还是都吃挪威的、智利的。但最近,国产的卖得还可以,比之前的销量多一些了。”
人们印象中,三文鱼一般指的是从丹麦、挪威、智利进口的海水养殖的大西洋鲑和太平洋鲑。相较于海产三文鱼,这些产自新疆的三文鱼,又是如何养殖的呢?品种有何不同?口味又有什么差异?带着疑问,我们来到了新疆最大的三文鱼养殖基地。
“这是我们第二个基地,这一块就是目前新疆最大的水库,总库容有个25.3亿立方,水深在100多米,是我们苗种的一个养殖区。
现在水的透明度应该在两米以上,这个阶段是最清澈的时候。咱这鱼对水的要求特别高,第一它是冷水性鱼类,它对水温要求不能超过20度;第二它的吃食,它是通过眼睛看着吃的,它看到饲料才会追食,如果水不够清澈,它就没有办法吃食。”
养殖基地位于北疆伊犁的尼勒克县,地处天山山脉,冰山上融化的雪水在这里汇聚为清澈的湖泊,水质纯净冷凉,含氧量丰富,养殖环境十分优越。
“这个地方是天山融雪水形成了新疆最大的水库,两边都是天山,海拔有1400多米,对鱼的生长各方面非常有利。整个上游都是天山的深处,没有工业污染和农业污染,这就确保了整个水体的干净。
因为咱这鱼对环境要求特别高,既要清澈透明,又要含有丰富的溶解氧,还要水温低,这个水域刚好都能够满足这鱼的生长。鱼的生长速度非常快,鱼的品质也非常高。”
民间俗称的三文鱼是鲑科鱼类的统称,包括大西洋鲑、虹鳟等。新疆三文鱼的准确名称是三倍体虹鳟鱼,属于太平洋鲑。
早在上世纪70年代,伊犁地区就开始有养殖虹鳟的记载,至今已有40多年的养殖历史。近年来,在中国政府的推进和鼓励下,新疆不断加大天然水域渔业资源开发力度,尼勒克县抓住时机,吸引外来投资成立了三文鱼养殖基地。
“咱这养的是全雌三倍体的虹鳟,学名虹鳟鱼,它既可以在淡水里养殖,也可以在海水里养殖,像挪威、智利养的虹鳟鱼都是在海水里养。咱们这里没有海水,只能靠淡水养殖。”
“开始在这里养殖,主要考虑到三倍体虹鳟属于一种高端品种,它的经济价值很高,营养价值很高,再就是我们当地的政府招商引资给到了一些好的政策。”
虹鳟,因其侧面有一条明显的彩虹色侧线,因此被称为虹鳟,每当到了成熟季,红色侧线会变得更宽,颜色也会变得更为鲜艳,而眼前刚刚打捞上来的三倍体虹鳟鱼,它的彩虹色侧线似乎并不明显,有的更是几乎看不到,那么它和普通的虹鳟鱼有什么区别呢?
“像咱养的是三倍体的虹鳟,是在鱼卵采集孵化的时候,进行高压、静水压的处理,在鱼卵的分裂阶段,让它的染色体部分不发育,变成一个三倍体,类似于咱们以前吃的无籽西瓜。”
和普通虹鳟相比,新疆三倍体虹鳟生长速度更快,脂肪量更高,口味更加肥美。从无人机的视角俯瞰整个养殖场,大小不同的生态环保网箱分布在水面各处,画出了壮观的圈圈框框。
新疆三倍体虹鳟鱼的鱼卵都来自丹麦,鱼卵被空运这里的繁育中心进行孵化,孵出的鱼苗需要经过育苗场、孵化场各5个月的培养后,再在成鱼养殖区经过18到20个月的养殖,到达成熟期后开始捕捞。
“养到三公斤多点是最经济实惠的,我们就在这个规格出。从2016年开始上市,到现在也有七八年的时间了,产品出厂之前,每一批次的鱼都会进行检测,这么多年了,没有发现过任何的寄生虫。
再一个咱们的产品,每年还会找一些权威的第三方进行检测,比如寄生虫、微生物、重金属,这些全方位的进行检测,没有任何一项指标不达标的。”
尼勒克县的虹鳟鱼养殖不仅沿袭了当地的经验,还借鉴了一些欧洲技术,在湖面上建立了一套生态环保网箱养殖系统。
“圆形的网箱,鱼的抗流能力、稳定性是最高的。材料全部都koko体育是高密度聚乙烯,这种管材和钢件连接起来,既有柔性又有强度,非常适合这种开阔的水域,风浪比较大的区域进行养殖。我们分了6个小组,一组8个网箱,总共48个网箱。
每个网箱的直径是51米,周长160米,一个网箱的单箱的水体量大概是3万个立方。我们一箱投放苗种5万尾,基本上要达到一百二三十吨的时候,开始整箱的进行捕捞。”
“看订单量的需求,如果订单量大的一天就是捕到1万多尾,订单量少了,最少五六千尾这样子,最忙的季节每天都持续在1万尾往上。
我们把鱼聚集到一起,然后用吊机上的大抄网,开始吊到箱子里来,加冰,再加水,就可以把它送到加工厂了。以前像新疆偏远地区,说养海鲜都感觉是不可能的,现在就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了。”
目前,养殖基地每年可产鱼6000吨,以上海、北京为集散中心,向全国各地辐射,预计第三个基地建成投产后,2024年,新疆三文鱼产量将达到12000吨。
这里是位于新疆喀什的某农场养殖基地。在这里看到了名贵的石斑鱼,这种鱼只有海水才能养殖。
这是一个室内养殖场,搭建的大棚起到了一个恒温恒湿的作用,在大棚里十几个高约1.5米、直径5米左右的圆形鱼池依次排列,其中养着不同种类的鱼,都是真正的海鱼。
“新疆温差比较大,加上冬天会下雪结冰,这样子养海水鱼肯定不行,我们就选择在室内恒温的方式养殖。因为每个水产的品种不一样,它要求的水温不同,所以我们是控制温度来养殖。”
据蔡焕华介绍koko体育,自己的老家湛江的,叔叔因为一次来疆旅游,萌生了在这里养海鲜的念头。
在新疆想要实现海产品养殖,先决条件是要有海水,新疆位于内陆,域内沙漠面积广阔,茫茫戈壁滩上,养殖池内的海水从何而来呢?
“这里都是戈壁滩,在离海洋最远的地方说养海鲜的话,谁都不相信,后来在深入调研的时候,发现这里就是古地中海,它是有很多盐湖的,是比较适合我们的技术去养殖。”
为了能找到合适的盐碱湖,蔡焕华和他的团队跑遍了整个南疆,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哈拉镇盐湖成为团队理想的试验场。
“这种植物本地人叫盐卤草,有这种草的地方,必须有海才行。所以我一看到这种草,就信心满满,这里养海鲜肯定成,有这种草证明以前这里就是海,这个就是活化石。
我查一下资料,整个新疆北疆是5亿年前管材,这个海才干的,它是我们古地中海的一部分,这是南疆,是2亿5千年才干的。这个盐湖里面的水的比重度在180,正常的海水是20度,海南有30多度,所以这个是很高的浓度了。现在叫盐碱,在我们克州或者整个南疆都是这样的土地,这个就是食盐,含氯化钠很纯的,看它结晶就知道了,和我们的海盐是一样的。周围也没有污染,所以这里的盐湖保存得很好,很干净。”
有了盐湖提供的盐碱水,如何将盐碱水调配成与海水较接近的“人工海水”呢?理论上是通过对比海水的参数,添加不同的微量元素,使其达到海水标准,但在实际操作中并不简单。
“在新疆养海鲜必须要配海水,有两种的方法,一般很多团队都用盐碱水检测它差什么就补什么,这叫添加法。我们做的话是微生物的还原法。
用这个盐碱水和盐湖水加起来,配好比重度,用微生物来还原它,经过太阳,氧气,要一段时间培养出藻类、细菌,把里面原有的不同海洋的成分转变叫还原法。”
利用还原法最关键就是要在人造海水中,通过培养微生物菌改善水质,建立一个类似于海洋的生态系统,这样的人造海水从外观看起来,水体并没有那么清澈。
“它看起来不干净,不过用仪器检测就会发现它很干净的,它里面有很多微生物,藻类都有10来种,细菌有七八十种,现在水氧气达到8到9毫克,亚硝酸盐氨氮是零,这种水你看到不好看,但远比海水干净。”
解决了海水的问题,养殖基地为了满足零排放污水、零污染环境、零抗生素使用的环保要求,又研发了海水循环系统,同时发明了专利产品水体平衡营养剂,降低了鱼苗在运输过程中死亡率和发病率。
经过三年的尝试,在这些圆形鱼池中,养殖出了各类品种的海鲜,包括罗非鱼、石斑鱼、南美白对虾、鲍鱼和龙虾,其中被认为最难养的东星斑也在这里安家落户。
“东星斑是一种很娇贵的鱼类,它本身生长在深海里面,海水的指标很干净才行的,它的溶氧量要8毫克以上,什么药都不能用,一点点污染都会死掉。它的饲料必须含蛋白质,就是用黄粉虫,这个量很大。它一年就可以达到一斤半到两斤,一般成品是750克到1000克。”
目前,水产养殖基地已建成4个车间,试养殖阶段已经取得成功。据基地负责人介绍,该基地计划再建设16个温棚车间,开发2000亩室外鱼塘koko体育,计划明年实现海产品的量产上市,让人们吃到真正的新疆海鲜。
在新疆,像这样的养殖基地还有不少,都在探索“人造海水”的技术。不久的将来,新疆出产的海产品将大量供应各地市场。
新疆渔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拉动了地方经济,也给百koko体育姓的菜篮子带来更多的选择和实惠。
“我们已经卖新疆海鲜好多年了,只是现在才被大家广泛熟知。我们新疆的乔尔泰,肉质非常好,都是新疆土生土长的。销售的特别好,还有咱们新疆的五道黑,现在内地游客特别爱吃这道菜,走的销量也特别好。
“前几年大部分都是冻货嘛。最近这几年,新疆自产的海鲜比较多,也比较好,口感上是一样的,特别好,新鲜嘛。现在就是各种各样的都可以吃到,本地的肯定是放心啊,干净没有污染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