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谓城市地下管道综合走廊,就是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,将电力、通信,燃气、供热、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,设有专门的检修口、吊装口和监测系统,实施统一规划、统一设计、统一建设和管理,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“生命线日)从南京市建委获悉:截至目前,该市已形成管廊主体结构67公里。
“我是来自南京江北新区的一根电线。以前的我悬挂在城市上空,在风吹日晒雨淋中,快速老化既影响城市美观,也带来安全隐患。如今,随着江北新区地下综合管廊投入运营,我搬进了一个安全舒适、设备齐全的新家,一同入住的还有通信、燃气、供热等线路的朋友们”
据了解,南京市江北新区共规划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约241公里,其中核心区规划约60公里,本次投入运营的是绿水湾路浦滨路兴隆路段综合管廊。这个位于城市地下的隧道空间,让原来在地上或者空架的电力、通讯、自来水、燃气等各种管线“住”在一起,实现统一规划、统一设计、统一建设和管理。
管廊内部综合舱、燃气舱、电力舱独立分隔,其中电力舱高3.3米、宽2.6米,两侧架设有上中下三层电缆,顶部安装有远程自动控制的通风、照明、消防、监控等设备,保证管廊运营安全。
高压电力线路是电力舱的主要“住户”,也是江北新区最主要的一条供电主干线。综合管廊启用后,高压电力由原先的架空线输送转移至地下运行,得益于这项全国最大规模的高压电力缆线入廊工程,浦滨路、绿水湾路、兴隆路、万寿路沿线亩。
综合管廊穿越城南河、浦口大道等节点,为了保证“零泄漏”,koko体育入口综合管廊采用国内首创、全国直径最大的钢筒混凝土顶管双线管廊,可承受超高的外水压力,保证管廊主体安全。
该技术可以有效防止顶进施工时外部泥砂进入管道,从而保证长距离、大口径JCCP的顶进施工质量,消除常规大口径混凝土顶管易漏水问题。
成熟的管理体系离不开“智慧管家”来打理。管廊的顶端布设了摄像头、烟雾感应器、定位系统、预警系统等智能设备,通过物联网、大数据、空间地理信息三维一体可视化等技术,以指挥调度中心为核心,建立综合管廊运维平台。
管廊智慧化管控运维平台利用监控数据的积累和管理优化,koko体育入口减少人员投入,提高管廊内设备使用效率,降低能耗,提前感知设备的运行状态,智能远程监控,省时又省力。
南京江北新区将“海绵城市”设计理念融入综合管廊,部分路段内设置独立雨水仓、排放仓,通过渗透、滞留、调蓄、净化功能,提升片区雨水收集排放能力。
施工过程中,结合地表透水路面、生物滞留设备、中央青龙绿带等低影响开发设施,与地下空间、隧道、地铁等城市基础设施协同设计,有效利用地下空间实现“海绵城市”功能。
集约、智慧、生态,这样的“新家”在南京越来越多啦!今年上半年,南京市累计新建南部新城片区、扬子江大道、麒麟片区综合管廊主体结构达4.7公里,累计完成设备安装6.9公里,全市已形成管廊主体结构达67公里。